聚慧堂教育在线     官方微博 | 空间留言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
 

资讯中心 News
   
解决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解决方案 > 打造創意腦:用好習慣,突破9歲關卡 
打造創意腦:用好習慣,突破9歲關卡
作者(来源):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14-10-28  浏览次数:954次

打造創意腦:用好習慣,突破9歲關卡

你會覺得創造力是指小孩身上一種「如果有的話很幸運,沒有好像也沒有關係」的外掛能力嗎?

專家告訴你,在孩子未來面對的時代,創造力早已不只是很會畫畫,充滿鬼點子的古靈精怪;而是一種可以彈性面對快速變化時代的新生存能力。

而且,你相信嗎?學者也用研究證明,創造力是可以練出來的。就算是已經進入中年,創造力被生活消磨殆盡的父母和老師,只要有意願、有自覺,都還是能夠幫忙孩子發展大創意。

孩子天生都有創造力。但是到了九至十歲的階段,會來到分水嶺,突然遇上創造力衰退大危機,中年級的孩子鋒芒暫時收斂,他們開始學會看見世界、看見自己。家長不用驚慌,這個危機其實是轉折,醞釀是為了進入下個更敢放手嘗試的階段。掌握對的習慣和突破點,教出孩子的創意腦一點都不難。

59歲打破4迷思,畫不像不叫沒創造力

迷思:孩子畫畫不太行、老說自己畫不像,實在很沒創造力,應該馬上送他去學畫畫。

好習慣1把創作這件事還給小孩。

小孩會不會畫畫經常被拿來當做「有沒有創造力」的指標,但「不會畫」或「畫不像」都是從大人角度、從技術或作品完美度來論斷。把畫畫這件事還給小孩,單純就是他們感受、觀察、想像跟記錄世界的方式,他們透過畫畫的過程加深生活或想像經驗的記憶。

從兒童繪畫發展理論來看,十歲前的孩子會經歷「塗鴉」、「圖式」跟「寫實」三大時期,每個步驟都是為下個歷程做準備,被壓縮或刻意要跳過某些步驟的動作,並不符合他們內在發展。比方說爸媽否定了一歲小娃率性畫兩撇就說是「狗」的作品,硬是抓著娃兒的手畫了一隻精緻的「史努比」,那對小娃是完全無意義的。五歲的小光畫好完整一幅畫之後,最後竟大筆將作品完全塗黑,大人嚇一跳責罵他,但其實他想表達的是「然後,天就黑了」這個時間轉變。

手作界達人部落客Selena認為,大人跟小孩畫作互動的最好方式,是低下身子聽孩子說裡頭的故事跟情境,真心欣賞他們獨一無二的創意,讚嘆他們願意拿起畫筆面對空白畫紙,克服陌生感來表達這個勇敢的獨立過程。當孩子拿著畫筆大半天畫不出半撇,也不要傷心絕望,那只表示當時他們沒有想要記錄或表達的欲望而已,家長別一緊張就錯誤解讀,曾擔任朱銘美術館執行長、現任IMA文創辦公室執行長的馬幼娟說。

所以,下次當你六歲的孩子說「爸爸,畫一隻鳥給我看」,請不要過度認真把這隻鳥當成自己的藝術感中年大驗收作品,用老花眼看圖鑑描了一整個晚上。麻煩帶著孩子走出戶外找隻真正的鳥,觀察、聆聽牠,用各種方式跟孩子一起蒐集鳥的訊息。

台中市四季藝術幼兒園藝術老師林秀玲說,如果看了真鳥還是不會畫也沒關係,這時再看著鳥的照片問孩子:「你看看這隻鳥有哪裡是圓圓的?對,是肚子!」把現階段對孩子很困難的完整圖像,拆解成他們能力可及的簡單幾何圖形,一起完成這隻「幾何圖形鳥」。

迷思:為了啟發創造力,我買了很多卡通畫冊跟著色本給小孩,他們看了城堡、公主的童話故事應該會變得非常有想像力!

好習慣2用大自然經驗豐富小孩想像。

很多大人以為提供孩子卡通、公主跟城堡等虛幻童話故事,會讓孩子有想像力跟創造力,幼教專家李坤珊在著作《帶你長大》中提醒,這些不存在的、由大人設計出來的特定卡通形象,無論是卡通節目或玩偶,反而會限制孩子對這些角色的想像。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是,他們每天接觸的真實世界的一草一木跟大自然。這些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真實體驗才是創造力的黃金營養素。

李坤珊說,教學現場最有想像力的孩子,絕對是大自然經驗最豐富的那幾個小孩。特別是學前兒,視覺跟聽覺還沒發展到極致,要是這個東西可以用手摸看看、鼻子聞一下、再用小腳踩兩下,他們的體驗會更深刻難忘。所以兩、三歲孩子很愛問「這是什麼?」他們認識世界的起點就是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人、事、物,四、五歲孩子會開始想知道「為什麼?」他們觀察、思考、聯想、發出疑惑,然後動手試試看,急切想找到答案。

在創作過程中,大人應該把最大的自由還給小孩,找回那些害怕犯錯小孩的創作膽量,一旦他們說出想法或選擇就讚許他們的努力,當孩子投入創作,大人只要跟隨觀察,切忌太多嘴或任意打斷,「當小孩抬起頭來,給大人一個眼神的暗示時,再跟他們聊聊就可以了,」李坤珊提醒。

迷思:兒子是出了名的破壞王,拿到玩具沒兩下就弄壞,在學校牆壁亂塗鴉說他是大藝術家,上課也很愛問問題,不過人家都說很皮的小孩比較有創造力啊!

好習慣3可以不是乖乖牌但不能放縱成小霸王。

弘光科大附設幼兒園園長康素杏形容,創造力很高的小孩可能眼神跟偵察機一樣銳利,眼到手就到,勇於嘗試、喜歡發問有主見、不按牌理出牌,這些特質在大人眼中可能不是「乖乖牌」。但絕不能倒推說「常規亂七八糟的小孩是比較有創造力」,李坤珊說這是兩回事。

有些家長放縱孩子養成壞習慣、目中無人、自私自利,更糟糕的是沒有機會發展自我控制能力。一個放縱的孩子習慣用有限的想法跟做法探索世界,聽不見也不接受他人建議,這跟創造力需要源源不絕加入新想法根本相互抵觸,在人際關係上也會到處碰壁。設立生活常規是看重自己、也尊重他人,李坤珊說這些常規屬於基本常識,跟開發創造力也不會抵觸。

若擔心創作過程會弄得難以收拾,專家建議進行「損害控制」,提供小孩合法的撒野場地跟衣著。當孩子盡情「玩」各種創作媒材時,請糾察隊媽媽暫時退下,並同時為孩子準備工作服、袖套或不怕髒的休閒服,在畫紙下方鋪好軍毯、全開壁報紙,讓孩子不要怕弄髒被罵,得以盡情揮灑。Selena跟先生更找到「黑板漆」,將一整面牆改成大黑板,將紙箱、木料以及各種工具集中在一個房間,生活中也容許女兒們把小石子、小果實、樹枝樹葉帶進家裡,讓創作隨時可能發生。

迷思:我從小不會畫畫,手笨不會勞作,創造力我不懂,全部給老師教就好了。

好習慣4每天保留三十分鐘親子創造力時間。

超過下課時間十分鐘了,繪畫才藝班外頭擠滿了焦急的家長,當孩子興奮的拿還沒乾的畫紙衝出來說:「媽媽,你看!」話沒說完,媽媽用右手食指跟拇指拎著畫紙的小角,冷冷的說:「給我去洗手。」

冷淡如這位家長的或許比較少,然而馬幼娟確實觀察到,不少家長聽到「培養創造力」這件事,就跟逛美術館看名畫的心態一樣:覺得自己不懂、沒興趣、怕自取其辱,所以乾脆「置身事外」,直接外包給老師。

孩子的眼睛很銳利,「家長喜歡做的事,小孩也會喜歡,反之亦然」,兒童創作性藝術教師張譯心說,「當孩子在玩的時候,你得豎起耳朵聽,」在開放、輕鬆的遊戲情境中,親子共同體驗生活,創作也可以是烤餅乾、拍照片, 蒐集很多「一起」的回憶。台中市四季藝術幼兒園創辦人唐富美建議,親子每天保留三十分鐘的創造力專屬時間,摒除3C產品外力干擾,爸媽專心的陪孩子玩遊戲或一起做某些事情,「讓孩子感覺創作很愉快,是比作品重要好幾倍的事。」

59歲 父母戰略 10個問句,問出創造力

1.假如題假如家裡失火了,太空戰士不能來救你,你該怎麼辦?

問題可以一直往下滾。

2.列舉題茶杯可以拿來做什麼?可以當武器、擀麵棍。

3.替代題今天出去玩,卻忘了帶茶杯,可以用什麼代替?

4.除了題要到美國去,除了搭飛機之外還有什麼方法?

這個問法可剔除最平常的答案。

5.可能題明天如果下雨,可能會發生什麼事?

6.比較題人腦跟電腦有什麼不一樣?這個問法會引發觀察跟思考。

7.6W題為什麼、是什麼、在哪裡、誰、什麼時候、怎麼辦等6個W的問題。

8.組合題給不同的材料任意組合,如給字組成句子、給七巧板組成不同的形狀。

9.想像題如果有外星人,他們會長成什麼樣子?

10.類似題貓跟電冰箱有什麼相同的地方?儘量選擇不相干的事物來比較。

資料來源:《創造力研究》

915歲磨練4技巧,用創意解決問題

阻礙:高創造力的孩子就是有很多天馬行空的點子,能不能實踐是另外一回事。

突破點1創造力不只是好奇心跟想像力,還要有實踐力,把創造力應用到生活上就是一種問題解決能力跟過程。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洪仲清形容,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孩子首先要願意觀察跟發掘問題,然後必須夠專注的思考問題,不能經常閃神。有高動機願意花時間去研究或練習某種技能來解決方法,蒐集相關資訊,如果暫時解決不來也會懂得先擺在一邊,隨時做修正。創造力在職場上可能是一套提升良率的流程、一個對問題的新穎思考、也可能是一套舞蹈,甚至是一個孩子解決了跟朋友吵架的問題,都算一種「創造力」。

阻礙:孩子一開學就做了縝密的讀書計畫,不過眼高手低,標準太高,很少能達成。

突破點2先練習「發散」+「聚斂」雙重思考法。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蔡宜芳博士經常擔任國際科展評審,她女兒小六時也曾經參加過科展,剛開始設定題目時,她鼓勵女兒跟一起參賽的同學利用自發的好奇心跟創意發問,她們一共提出了十個問題,經過她的專業幫助她們聚焦,將太籠統、目標不明確、可行性不高、不夠創新、層次不高的選項予以刪除後,剩下最後三個。

這就是典型的先發散後聚斂的思考法,先廣泛蒐集所有問題解決的可能性,然後再一一過濾篩檢。眼高手低的孩子很會發散思考,卻不會聚焦收斂,大人可從旁協助問問題,降低目標設定的失敗率,然後幫孩子建立「發散+聚斂」的雙重思考習慣。

接下來練習務實的「規劃能力」。比方興隆國小老師徐柏蓉一次會發給孩子兩個月的考試日程表,平時就讓孩子習慣做讀書計畫,從一個任務的結束點往回推,切分幾個階段,每階段各給一些任務,再各自驗收。

發展心理學家米娜.舒爾在著作《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力》中提到,大概八歲就可以開始讓孩子練習做計畫,內容包括:

我必須採行哪些步驟才能達到目標?

我得先做什麼、接著再做什麼?

哪些障礙可能阻礙我?

如果無法克服,我有沒有更務實的變通方法?

完成計畫需要多久時間?

阻礙:孩子很安分守己,規規矩矩的,好像沒什麼創造力。

突破點4先檢查孩子是狀況一:本性就循規蹈矩,或者狀況二:被環境要求收斂過頭了。這兩種孩子都需要外力幫忙,跳脫舒適圈來點冒險。

狀況一的孩子,也許寫作文就像流水帳,個性上比較固執己見,若遇到變動性高的情況就無法接受。

種籽親子實驗國小校長黃瑋寧建議家長,內心先不要幫孩子貼「沒創造力」的標籤,耐得住煩瑣無聊的孩子有另一種能耐,可在流水帳的形式上試圖擴展視野跟可能性,比方本來只記錄時間跟事件,可以增加記錄感受跟改變。

狀況二的孩子可能從小被標準答案壓制,本來很有想法後來逐漸沉默,這樣的孩子特別需要在開放環境下找回表達的自信。洪仲清建議家庭可以每週開一個「家庭會議」,選定討論某個主題,家人各自發表意見,腦力激盪後進行實驗,這個會議重點是讓表達成為習慣,家長要有雅量包容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。黃偉俐診所心理師陳品皓也建議多問孩子這些問題:「還有呢?」「為什麼你這麼想?」「還有沒有其他可能?」經常玩桌遊(如「極速快手」)或者文字接龍、故事接龍遊戲,也能在輕鬆的狀態下增加孩子的思考彈性。

阻礙:孩子期末要話劇表演,一開始排演好興奮,想法多得不得了,後來日顯疲態,說他其實對演戲沒興趣。

突破點5創造力不是絢爛煙火,必須專注、不斷練習才能成為真正的專家。專注是創造力的必要條件,台大心理系副教授連韻文舉閱讀為例,當小孩不練習寫字,「認字」這件事就會在閱讀時耗費他們大量腦力,一旦讀得又累又慢,他們自然就不會想閱讀,累積知識就相對有限。創造力需要耗費複雜的腦部工作,但每個人腦部的資源有限,所以當我們想做很多事情,就得專注、有毅力的不斷練習,把很多工作(例如認字)變成「自動化的歷程」。

黃瑋寧說,中高年級以後的孩子特別容易在這個階段遭遇學習挑戰,因此他們會在孩子中年級結束前談執行力與「完整性」這件事。比方美術老師會從一連串作品中,告訴孩子「我從作品中看到的你是什麼個性?」不是大人定義的漂亮與否,而是「你有沒有定力、毅力挺過難關,去執行完你心中想要做到的東西。」她告訴孩子,如果想參加演出,就得背台詞、下功夫努力把話劇角色詮釋出來,「因為沒有如此基本功,你到不了真正想到的地方。」

在鍛鍊基本功之前,大人可以先幫孩子分析,他們的學習風格跟特質是什麼,在學習上可能會為自己製造的困境有哪些,很容易趨吉避凶是在趨什麼、避什麼,有沒有方法可以自主學習,找到對的人或是方法幫助自己度過難關。

915歲 父母戰略,正確對話,誘發孩子解決問題

父母說的話能引起孩子不同的反應,在每日對話中,看看自己傳達出的訊息,是「威權法」、「說明建議法」還是「問題解決法」

例句一:12歲女兒跟朋友借一本書卻不還,朋友寫作業需要那本書。你會怎麼說?

1如果你現在不準時還東西的話,以後沒人願意借你東西了。(說明建議法)

2如果你現在不把書還給她,可能會發生什麼結果?(問題解決法)

3那個同學會對你很生氣。(說明建議法)

4如果你霸占她的書,你認為她會有什麼感受?(問題解決法)

例句二:前青春期兒子對爸爸大喊:「這種做法真蠢!」你會怎麼回答?

1不要跟我頂嘴,我是父親你是小孩,難道連這點都不懂!(威權法)

2當你跟我頂嘴時,我很難過。(說明建議法)

3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來告訴我你心裡的感受嗎?(問題解決法)

4你有聽到自己剛剛說的話嗎?你要學會怎麼說話,要不然沒人要跟你說話。(說明建議法)

例句三:12歲的女兒覺得很煩,因為弟弟老是在她需要的時候霸佔電腦。你會對兒子說什麼?

1你姊姊需要用電腦寫功課。(說明建議法)訂閱

2跟你說過多少次,不要去用姊姊的電腦!(威權法)

3當姊姊需要用電腦卻被你占著用,她會有什麼感受?會發生什麼事情?(問題解決法)

4要用姊姊電腦,你必須先詢問她。(說明建議法)

資料來源:《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力》

以上内容由聚慧堂教育一对一辅导整理编辑——针对全国中小学开设课外辅导班,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,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,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。


 
Copyright © 2012 www.hkjht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聚慧堂教育 版权所有
地址:广西桂林市中山中路48号(基督教堂南侧)  邮编:541004
报名热线:0773-2881222
咨询QQ:2305841523  E-mail:2305841523@qq.com
Powered by VanNet.cn
扫一扫,点击放大